曾几何时,塞罕坝是一片荒漠沙地,“黄沙满天,无树鸟栖”; 如今,这里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守护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60年来,塞罕坝林人为实现绿色梦想而努力奋斗,创造了地球奇迹。
从一棵树到一百万英亩的森林
从塞罕坝机械林场向西走,七塞线公路两侧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 行驶约6公里后,由高速公路拐入北侧的林间土路,即可深入林场腹地——上海纪念林。 纪念林中立有“绿色之源”石碑。 一只松鼠正在石碑两侧的草丛中寻找食物。 过了一会儿,它抬起前腿,站着啃草籽。 看到几米外的记者,松鼠似乎并不害怕。 依然伫立着,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过了一会儿,它就消失在草丛里,爬到了树顶上。
树现在是塞罕坝最常见的东西,但曾经是最稀有的东西。 清末,塞罕坝被开垦,树木被砍伐,原始森林逐渐退化为荒地和沙地。 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失去了所有植被,到处都是黄沙。 风卷起沙子,朝着北京城飞去。 1962年,原林业部紧急抽调全国18个省市24所院校的127名毕业生,与当地242名干部职工一起,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进军沙漠。
“那时候,我们喝的是雪水、雨水、沟渠、池塘的水,吃的是黑麦馒头、土豆、咸菜。” 毅然与五位女同学一起奔赴大坝的陈艳娴,如今满头银发,回忆起那些年,眼神中依然流露出坚毅,“每次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小树苗长成大树,我感受到难以形容的幸福。”
刚开始的时候,林场造林成活率不足8%,严重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 林场第一党委书记王上海坚决不服输。 他骑着马走遍了林场的山峦叠嶂。 继1962年、1963年两次造林失败后,1964年春开展“马蹄坑造林运动”,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塞罕坝的造林事业此后便全速前进,每年最多造林8万亩。 忠诚使命的精神贯穿了王上海的一生。 1989年他去世后,家人遵照他的遗愿,将骨灰撒在塞罕坝。 他埋葬的那片森林现在被称为“上海纪念林”,成为百万亩森林的起源。 。
造林护林技术持续创新
上海纪念林内的樟子松高30米。 每棵大树之间的间距几乎是一样的,墨绿色的树冠的高度也几乎是一样的。 行和列排列整齐。 当地人告诉记者净化起源之地,塞罕坝的无霜期很短,树木的生长期也很短。 这些树每年只能长一点点。 整齐高大的树林背后,是林务人员的精心呵护。
寒冷来了,夏天也来了。 60年来,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塞罕坝造林面积超过110万亩,种植树木近5亿株。 河北省最北端、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如果这里的树木间隔一米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随着造林任务的深入,塞罕坝不断创新造林技术。 林农们先后改进了原有的造林机械,改进了传统的遮荫育苗方法,创造了高山全光育苗技术,创新了三铲半育苗种植方法,引进了抗旱树种樟子松,解决了主要树种集约经营问题。 防治松毛虫、落叶松尺蠖等有害生物蔓延,建立苗木、造林、抚育、防护等森林经营技术体系。
2017年以来,塞罕坝人民把植树造林工作重点放在土壤贫瘠、岩石裸露、蒸发快的石质坡地上,向高山陡坡这块“硬骨头”宣战。 这些地方的土壤只有几厘米厚,相当于“青石上种树”。 山坡陡峭,岩石坚硬,道路不通,机器无法运转,就用骡子或人驮运。 依靠塞罕坝人的勤劳和坚韧,2017年以来,塞罕坝全力完成石坡造林10.1万亩,造林成活率达到98%。
这片绿色来之不易,保护这片绿色也不容易。 一个火花或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毁掉这片森林。 塞罕坝机械林场防火办公室主任彭志杰告诉记者,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林场建立了“天地”一体化森林火灾预警监控系统,有效地保障了森林火灾的安全。提高防火和灭火能力,启用卫星、无人机和火灾探测。 雷达、视频监控、山地瞭望、地面巡逻有机结合,快速响应。 同时,林场深处建有9座观海塔,防火期间由瞭望员24小时监视。
绿色屏障变身“绿色银行”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一道坚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挡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 节约水源,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相当于4.7个十三陵水库,每年防止水土流失513.55万吨; 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可抵消86万辆家用燃油车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每年释放氧气59.84万吨,相当于219万人一年呼吸的空气含氧量。 “绿色长城”守护着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塞罕坝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使其成为珍贵的天然动植物物种基因库。 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植物179种。 625 种。 不仅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林场的建设者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
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不断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通过驻村帮扶、生态旅游、种苗生产等方式,惠及4万多人,帮助2.2万贫困人口脱贫。 2021年2月,塞罕坝机械林场当选全国脱贫攻坚示范单位。 如今,林场已成为帮助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
今年塞罕坝迎来成立60周年,他们正在全面展开“二次创业”。 预计到2030年,林场林地面积将达到12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6%,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生态服务功能显着增强。
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李永东告诉记者,今年按照“乘势而上”的方法,共造林6600亩。 林区不断提高造林质量,运用技术手段,从育苗、整地、栽植等方面确保每一株植物都种下、成活、成林。 此前,森林面积主要以落叶松、樟子松、云杉三大针叶树种为主。 为改善林区单一树种结构,今年特别注重营造混交林,同时在林下引进一些适合当地生长的灌木。 例如罗文、五角枫、紫叶李等。在森林经营方面,实施“清盲”工程,“尽力保证森林无盲点、无空白点”。在管理方面。” 在苗木产业、林副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等方面,可以带动林区及周边地区群众致富。 林区也在探索林业碳汇交易的生态补偿模式,继续挖掘塞罕坝的生态价值。
塞罕坝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
◆ 60年来,塞罕坝植树造林面积超过110万亩。如果这里的树木间隔一米排列,可绕地球赤道12圈
◆ 2017年以来,塞罕坝石坡造林面积10.1万亩,造林成活率达98%
◆ 2022年造林6600亩,预计2030年造林面积达到120万亩
强大的绿色屏障
◆ 有效阻挡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
◆ 保护水源,每年净化滦河、辽河下游淡水2.84亿立方米,每年防止水土流失513.55万吨
◆ 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相当于219万人一年呼吸的空气含氧量。
天然动植物物种基因库
◆ 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
(记者李如意 通讯员曹磊 董长春)
标题:塞罕坝建成世界最大百万亩人工林海
链接:https://www.52funs.com/news/xydt/15493.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