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游戏哪个平台好(安卓手游下载平台哪个好)
我用这个塞班模拟器,玩到了15年前的手机游戏
说起诺基亚,大家印象最深的除了当年人手一部的盛况,应该还有它那比砖头还硬的手机外壳。
相关的一些梗大家也应该听麻了,什么用诺基亚砸核桃,雷神的锤子是 Nokia 做的,甚至当年砸死恐龙的陨石也是 Nokia。
不过对世超来说,诺基亚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它多么坚固的外壳,而是那时天天抱着它打游戏。
2007 年诺基亚推出了一个叫 N-GAGE游戏平台,里面有大量如今被封为经典的游戏可供游玩,像 KOF、古墓丽影、FIFA、都市赛车等等。
世超最喜欢玩的就是《 深海垂钓 》,经常躲在被窝里钓鱼,一钓就是一晚上,第二天不用充电接着玩,电量完全够用。。
不止是世超,当时在 N-Gage 上玩游戏的人非常多,就算时至今日你还能看到老玩家在用诺基亚回顾当年的那些经典游戏。
但对大部分人而言,特地买个诺基亚回来只为体验一下儿时的游戏,稍微有那么点没必要。
好在世超发现安卓有个塞班的模拟器,配置好环境往 EKA2L1 文件夹拖进游戏包,就可以畅玩以前的游戏了。
不过十几年前的游戏包真的难找,世超从 N-GAGE 吧翻了好久才搞到了一些游戏包,居然发现当年的游戏跟一首 MP3 差不多大,体积只有几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体积不大,但这些游戏在玩法和内容上并不含糊。
就拿《 X 战警传说 》来讲。
进入主界面你会发现除了单人作战,还能通过蓝牙和小伙伴联合作战,要知道那时能联机作战的游戏其实并不多。
玩法就是玩家控制着金刚狼、冰人、镭射眼、罗刹女四个 X 战警一路过关斩将,消灭敌人。
除了能选择道具和补给品,我们还能任意切换四个角色,每个角色又有 4 个技能可以选择,同时整个队伍还能调整战术阵型,玩法很多,世超就特别喜欢用两面包夹芝士去攻击敌人。
在对战 Boss 大块头时,玩家除了要切换角色,还需要在恰当的时机释放技能,不然真不一定打得过去。
虽说画面采用了 2.5D 的视角,但战斗时的技能特效、人物状态等元素样样不少,而且在那个手机性能拉胯的年代,大多数游戏都是 2D 和 2.5D,3D 游戏非常少。
真要讲 3D 游戏,《 古墓丽影 》算是里面比较经典的了。
游戏里我们可以在利用指南针来寻找出路和线索,不过用数字键玩 3D 游戏,操作难度属实有点大了,世超玩了半小时,出生地还没出去。。
我只想左转弯啊。。 ▼
倒是劳拉的动作还蛮多的,除了贴墙走还可以做侧翻滚,大跳跃,emmm这跳跃能力是开局直接点满了吗?
让人惊讶的是,游戏里居然还自带了录制功能,支持保存和分享出去,理念有点超前。。
虽然游戏的画质属实有点渣,不过 03 年能在手机里玩古墓丽影,还要什么自行车。
除了《 古墓丽影 》系列有手机端,育碧旗下的《 细胞分裂 》也有。
LOL 剑圣护目镜造型就是源自细胞分裂 ▼
虽说玩法是通过潜行击杀敌人,但某种层面上称它是跑酷游戏或许更合适。
游戏里我们一路通过滑绳索,爬水管、抱水管来到达下一个目的地,和场景互动的方式非常多。。
除此之外,一路上也全是火坑,世超反正有空中被火烫死过,也有走路跌到火坑被烧死过,我寻思“ 火 ”才 tm 是游戏里最大的 boss 吧。
《 细胞分裂 》手游版都是由 Gameloft 制作的,世超记得当时打开游戏只要看到 Gameloft 等大厂的 logo 就知道稳了,毕竟那时候大厂出的游戏都挺好的。
但并不是小厂出的游戏就肯定不好玩了,比如说《 七夜 》。
这是一家叫丁果科技游戏公司做的恐怖手游,号称中国的寂静岭,它获得了 2007 年 IMGA 最佳 3D 游戏提名,在当年这可相当于电影入围了奥斯卡提名。
来自豆瓣用户的评价 ▼
游戏讲的是恐怖小说作家 Ken 在别墅里遇到的各种诡异的事情。
比如走廊尽头突然出现一只趴在窗户上的手、洗漱时从天花板上爬下来的尸体,还有幻境中祭台上红色女人的头。。
虽然游戏画面看起来都是马赛克,但是惊悚的氛围很浓厚,伴随着诡异的嘤嘤哭泣声,玩起来绝对让人身临其境,后背冒汗。
最让人难忘的是躲柜子的操作(柜子才是恐怖游戏的灵魂所在)。
遇到大胖子时别问,问就只能躲进柜子,通过柜门的缝隙瞥外面的情况,代入感了真的太强了。
《 七夜 》在 2007 年推出试玩版, 2009 年正式发布,售价 18 元。
但让开发者没想到的是,游戏总共就卖出了几百份,几年的心血换来的却是盗版在市面上横行,据说当年他们连 5000 欧元参选费用都掏不起。。
虽然怕重蹈覆辙,但更多的还是不甘心,在经历解散和重组后,2019 年当初那批制作人们又决定聚在一起重启《 七夜 》。
目前游戏制作进度已经到一半了,这一次,世超希望大家能支持下这些开发者,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
把话说回来。
虽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今的手游不管是在画质还是玩法上,都甩开当年几条街。
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只有几兆的手机游戏陪伴我们一起度过了那段时光,以及它们带给我们的快乐。
尽管它们在仅有 176 x 208 像素的小屏幕里,展示着粗糙的游戏画面。
但无论时隔多久,我都会记得当年躲在被窝里钓到的鱼和打死的怪物,还有手机上那个早已被摁坏的数字键 5 。
最后大家也想在安卓手机上体验塞班游戏的,教程如下:
我们需要准备好 EKA2L1 安装包( 酷安也有 ),N-GAGE ROM 包,一大堆游戏包,世超都已经能打包好了,链接如下
:
https://pan.baidu.com/s/14FPY9fEbB7sfIduBWstp2A
提取码:cpsc
我们先把【 N-Gage 】存储到手机目录里,自己记住哪个位置。
安装并打开 EKA2L1,点击安装 ROM 包,找到刚才存的【 N-Gage 】,依次点击【 N-Gage>Data>roms>rh-4>SYM.ROM 】安装 ROM。
到这里环境就搭好了,我们可以安装游戏了。
把手机连上电脑,打开【通过 USB 传输文件 】,这时电脑就能访问我们的手机文件。
在电脑上打开游戏包,可以发现每个游戏里都有一个 System 文件。
我们把它拖到手机目录的【 内部共享存储空间>EKA2L1>data>drives>e 】,让 2 个 System 文件合并,注意点上“ 为所有当前项目执行此操作 ”。
合并之后游戏也就安装好啦,重新打开 EKA2L1 就能看到安装好的游戏了。
以上就是教程的全部内容了,不过目前模拟器不够稳定,很多游戏还未适配无法打开(比如深海垂钓呜呜),大家也可以再等等它的完善和更新~
Delta模拟器体验:比安卓版好用,任天堂老游戏随便玩
如何玩到任天堂系的老游戏,是一个长期困扰着小雷的问题。
可能是对现在「工业流水线」般的游戏产业不太满意,小雷时不时就会找些经典老游戏来回顾:PS 平台的老游戏我们可以在 PS5 上用兼容模式运行,XBOX 的老游戏大多都上了 PC,用 Windows 7 兼容模式也能顺利运行。
但要说到任天堂系里的老游戏,事情就变得有挑战性了。部分「上古时代」的游戏以 NSO 会员权益的形式登陆了 Switch 平台;部分「真古」时代的游戏则发售了专门的 Nintendo Game&Watch;如果想玩到中间的掌机游戏,那我们只能借助于第三方模拟器了。
但说到模拟器,作为 iPhone 用户的小雷又一次流下了羡慕的泪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Apple 长期不允许模拟器类软件登陆 App Store,自签名 iPA 又需要每周「续签」一次,非常麻烦。
不过前段时间 Apple 却突然松绑了 App Store 上关于第三方模拟器的限制,这也让各个基于 GBA4iOS 的模拟器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上架 AppStore。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基于 GBA4iOS 项目开发的、完全免费的模拟器——Delta。
图片来源:雷科技
事实上这并不是 Delta 第一次登陆 iOS 平台,在 Apple「开闸」它就以侧载签名的形式为玩家所熟知;Delta 也不是第一款登上 AppStore 的基于 GBA4iOS 项目的模拟器,只不过抢先一步上架的 iGBA 违反了对应的 GBA4iOS 授权许可,短时间内就被 Apple 下架。
那么这款 Delta 模拟器,在 iOS 上又有何过人之处呢?
由于不包含任何游戏 ROM,所以 Delta 在 App Store 中并未归类到「游戏」分类,无须申请任何版号也能上架国区 App Store。目前 Delta 仅对 iPhone 进行了适配,但 iPad 和使用 Apple Silicon 的 Mac 也可以以手机模式运行。
Delta 采用了「游戏库」的设计,我们可以左右滑动切换不同平台对应的游戏库存——Delta 支持 Nintendo、SFC、N64、GBC、GBA、NDS 这六大平台的游戏文件。不过为了规避版权风险,Delta 并未在软件中内置 NDS 模拟器必备的 bios7、bios9、firmware 文件,需要用户自行导入。
图片来源:雷科技
说到导入文件,Delta 内置了 iCloud 文件导入,配合上 iCloud 云同步功能,我们可以直接用 Delta 访问 macOS 中下载好的引导文件,甚至可以直接在 iCloud 中建立游戏目录,管理游戏甚至比 Android 模拟器方案更加方便。
导入好引导文件和游戏 ROM,点击游戏就可以开始运行了。受限于当年游戏分辨率和贴图质量,游戏最终的画质自然也不会强到哪里去。为了保证游戏文字的可阅读性,Delta 可以对部分游戏文字进行插值,保证锐利文字的显示效果。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但为了保证整体的效率,这个插值算法只能改善「横平竖直」的高对比连续像素。以科乐美的启动 Logo 为例,Logo 周围的黑色细框边缘极为锐利,游戏《Ballistic:Ecks VS Sever》中,游戏的英文字体能拥有不错的显示效果。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但对于《Advance Rally》来说,插值带来的效果可以说是灾难性的:即使是点阵英文字体,在 Delta 上也变得异常模糊。
图片来源:雷科技
不过对于《AirForce Delta II》中冗长的不可跳过对话,Delta 的加速功能就显得非常有用了。
没接触过那个时代游戏的玩家可能不太了解,在「上古时代」,游戏没有内部的时钟工具,所有和时间相关的参数全部以 CPU 运算周期为标准单位。为了保证模拟器的运行效果,绝大多数模拟器都会对游戏进行「减速」,但如果遇到了大段不可跳过的对话,我们也可以用 Delta 内置的加速工具实现「快速播放」的效果。
除了加速,Delta 也像主流模拟器一样提供了快速保存、读取的功能,可以在游戏中途实时生成存档点。但不同于大多数 Android 模拟器的是,Delta 还加入了 AirPlay 标准的投屏功能,可以只将游戏(NDS 模式为上屏)的画面全屏投屏外其他屏幕上,并在手机上保留手柄界面。
图片来源:雷科技
随着欧盟推动更大的市场开放性,特别是其最近通过的立法要求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对第三方开放,Apple 最近允许 Delta 模拟器进入 App Store 的行为,似乎是对这种政策压力的一种回应。
首先,Apple 允许模拟器应用进入 App Store 表明了其政策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尽管现阶段 Apple 仅对游戏模拟器松绑,但未来可能扩展到更多种类的应用,尤其是那些之前因政策限制无法进入 App Store 的应用。
传统上,苹果以其封闭和严格的应用审查著称。开放限制可能意味着欧盟等地区法律的强制开放后,Apple 开始怀疑 App Store 在当地的吸引力,并试图更广泛地吸引开发者和用户,以弥补 App Store 的竞争力。
图片来源:雷科技
其次,模拟器的入驻对于 App Store 的游戏分发机制也可能带来冲击:模拟器的出现意味着开发者可以绕开 App Store 的限制,在第三方网站上发布、销售自己的游戏,从而绕开 Apple 对 App Store 的分成条例。
此外模拟器允许用户在一个应用内体验多种游戏,这可能会影响单一游戏应用的下载和销售。例如,用户可能更倾向于下载一个能模拟多种经典游戏机的应用,而不是购买多个单一游戏应用。
另外,Apple 的这一开放举措也可能被视为对竞争对手如 Google Play Store 的一种策略性回应。随着用户和开发者对应用商店政策的不满增加,Apple 需要采取更开放的策略来保持其市场竞争力,而这种开放指的不仅仅是允许模拟器上架 App Store还包括允许更多类型的应用进入市场、提供更友好的收益分享条件或更透明的审查流程。而这些「开放」政策,每一条都将对 App Store 赖以生存的根基带来威胁。
图片来源:Apple
尽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Apple 允许游戏模拟器如 Delta 进入 App Store,更多的还是 Apple 应对外部政策压力并试图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表现。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一变化对游戏开发者和用户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开放 App Store 限制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创新舞台,同时也可能改变游戏分发的生态,更有可能成为推动整个应用行业变革的一股力量。而当 Apple 的「现金牛」都开始走向开放后,开放第三方 App Store,彻底终结「苹果税」的一天还会远吗?
4月25日-5月4日,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北京车展)正在火热进行。本届车展以“新时代新汽车”为主题,是“汽车从电动化走向智能化”的风向标。
雷科技旗下“关注电动车,更懂智能化”的账号电车通已派出豪华报道团,正在北京车展现场,进行一线专业报道,欢迎关注“电车通”获取一手专业现场报道。
云游戏八大免费游戏平台实测:20块一月买手游免下载跨平台,值吗?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饭研究”(ID:YouFunLab),作者:刘胜军,36氪经授权发布。
不成熟技术之后,有内容、渠道话语权新争。
硬件和付费内容平台之后,终于要说最“中国”的免费云游戏内容平台(这里所谓的免费,是F2P即Freetoplay的游戏,一般是免费玩,道具收费。这是由中国游戏厂商发明的一种商业模式)。
由于部分平台还未具备公测能力,代表性的,有饭只选了8家,分别是:
网易云游戏平台、腾讯START、西山居云游戏、百度云手机、红手指云手机、集游社、斗鱼云游戏和沃畅游。
这些平台主推F2P游戏,手游为主,提供免下载、跨平台的串流服务,以会员、广告和时长收费变现。(均设置实名制)
按运营商类型分,有游戏公司、云服务公司、直播和渠道商四种。各自出发点不同、定位不同,打法和生存情况也各异。
这次实测的八大免费云游戏平台的基本情况
目前可以公测体验的游戏商运营的云游戏平台有网易云游戏、腾讯START和西山居云游戏三家。
还在筹备的,如三七、盛趣、游族还未上线,完美世界则和天翼炫游合作做了诸多手游和单机游戏的云化。
从网易、腾讯、西山居三家看,为自有游戏做云端,通过免下载、跨平台降低玩家门槛是主要思路,目的则是打通终端的配置、系统限制,再扩大用户群。
这其中,自有游戏有无继续低门槛化要求、适不适合牺牲稳定性做便携,以及平台能力能不能支撑云化,是差距所在。
比如,由于网易游戏头部产品以回合制MMO、卡牌居多,对画面、流畅度和实时交互要求不高,比较适合当前技术条件下的云化。
但除了回合制,如FPS、MOBA等对串流要求更高的品类体验则相对较差,平台能力一般。
网易云游戏平台界面
内容上,网易云游戏平台收录手游108款,端游24款,全平台覆盖,除安卓有独立客户端外,均可通过网页直接启动。
《堡垒之夜》云启动,通过wegame客户端实现
相比之下START虽定位是全平台云游戏内容平台,但暂时只有一款产品——只为《堡垒之夜》的云启动技术支持,通过Wegame《堡垒之夜》页面启动。(另一平台,即玩的定位暂未确定,最终可能START主攻大型PC。)
西山居则暂时只是《剑网三》的云端。
西山居云游戏平台,暂时只是《剑网三》云端
收费上,目前已经形成完备的付费设计的也只有网易一家。平台分端手游两部分,手游通过购买会员获得时长和高质画面服务,分包年包季包月,目前月卡最便宜是15.9元/月;端游则按时长收费,3元/小时。
网易云游戏会员充值
还处在测试初期START为完全免费,用以推广云游戏和《堡垒之夜》;西山居《剑网三》云端则采用点卡时长计费制,合0.45元/小时。
综合体验上,网易内容虽多,也相对便捷,但流畅度不高,社区服务空缺;START和西山居为单款,有客户端保障,实测相对流畅,且和原游戏相似,有较完备的社区、售后服务。
目前,玩家可以通过PC、手机浏览器直接使用网易云游戏平台,账号与网易游戏账号通用。
实测PC启动手游《梦幻西游三维版》,启动五次均未排队,打开时间比本地客户端略长,在15秒以内。
网易云游戏功能
游戏操作键位和官方PC版相同,最高支持蓝光画质,但画面适配不当,比较模糊。
实操中,《梦幻西游三维版》运行延迟显示在15ms——200ms之间,但行动、操作反应卡顿明显,游戏1小时有1次掉线情况。
《梦幻西游三维版》实测,图片有压缩
相似的卡顿还出现在《荒野行动》的PC和手游版中,而回合制《梦幻西游》端手游则相对流畅,不影响挂机和正常操作。
《荒野行动》实测,图片有压缩(手游匹配为模拟器玩家)
此外,尽管云游戏平台可以十分便捷地通过网页直接运行端手游,也可选择iOS/安卓端,但实测在《梦幻西游》手游中,近期通过藏宝阁购置的账号数据并未同步,数据互通上可能有所限制。
据玩家群和梦幻员工消息,当前云游戏平台主要被玩家用作《梦幻西游》手游、《阴阳师》等回合制游戏的小号启动器和挂机工具,通过浏览器多开,手游玩家可以在移动端、PC端同时挂机多个账号,实现“以小养大”。
由于双平台服务器和云游戏平台的推广,《梦幻西游》手游金币小号的藏宝阁交易量在近一年内有所上升,至于增长是玩家数增长,还是同个玩家的账号数增长,暂不能确定。
相比推进速度更快,但服务质量一般的网易,腾讯START体验更好。
实测中,Wegame云启动《堡垒之夜》用时在30秒左右,如有更新需先行下载,启动5次有两次因网络不稳定失败。
《堡垒之夜》云启动
进入游戏后,玩家可以端游同款键位操作,1080/60状态下延迟在40ms——200ms之间,操作流畅。
《堡垒之夜》实测,图片有压缩
游戏之外,《堡垒之夜》云启动直接附在Wegame社区之内,包括好友社交、攻略、新闻、直播、视频等服务都在登录页面。
堡垒之夜配套服务
当然,《堡垒之夜》国服暂未建设完毕,游戏体验人数较少,流畅可能和这个也有关系。
相似的还有《剑网三》云端。
游戏数据和非云端服务器暂时区隔,采用点卡收费。实测中,最高画质下延迟平均在90ms上下,动画、人物动作流畅。
《剑网三》云端实操,图片有压缩
考虑到《剑网三》玩家多为长线的MMORPG爱好者,注重PK,成熟社交关系也都在老服务器之内,所以当前云端其实并不太受玩家重视,可能在手游产品上线后会好些。
据多位《剑网三》玩家意见,此前重制版发售之时,由于不涉及社交关系、角色积累的沉淀,边下载边玩的那个“云端体验”更受欢迎。
所以这个数据互通,对于老游戏的云化,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由云服务商发起的云游戏内容平台不多,且多具有硬件平台属性。
免费内容为主的,偏硬件的有百度云手机、红手指云手机;在云服务同时做内容渠道的,是海马云的集游社。
之所以把云手机算作免费内容平台而非云电脑一类的硬件平台,主要因为其用户需求。
据红手指、河马、蓝光三家较早运营云手机的厂商消息,云手机只在初次登陆为硬件平台,需要下载,但从第二次使用起即更像内容平台。从过去一年的用户使用情况看,游戏挂机是最主要的需求。
大多数使用云手机的用户均为游戏玩家,以其做跨平台、分账号的挂机、体验工具,独立保存数据和操作*惯。
目前,百度云手机和红手指之类均为安卓系统,可下载、使用所有安卓渠道的免费游戏。定位上,红手指通过独立客户端启动,偏玩家需求,百度云手机通过网页或百度智能云启动,玩家之外可供开发者、工作室使用。
收费上,和云电脑相似,云手机也以配置高低做梯次收费。
比如百度是分三档,最低2核2G,每月70元,最高6核4G,每月175元。
百度云手机收费
红手指则相对便宜,通用38元每月,配置在2核/4G,6核/8G之间随机。
红手指云手机
实测中,红手指运行《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最高画质下延迟在50ms-300ms之间波动,受网络状态影响明显。
游戏打开速度和本地客户端持平,但实操动画播放、动作有较明显卡顿,不适宜用作MOBA、FPS类强竞技游戏,但回合制、休闲挂机流畅,切出后台不会掉线。(但只能用安卓端账号)
相比之下,百度云手机技术更成熟,公测初期体验更流畅,可用于MOBA游戏,但FPS类游戏仍然卡顿明显。
据河马、蓝光云手机方面称,当前云手机平台注册用户量约在小几十万规模,普通玩家尝鲜外,主要也为工作室使用。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升级配置、做同终端多云手机同时运行、提高稳定性是主要竞争点。
另外由于头部游戏正着手打通平台限制,手机配置逐渐升高,云手机可能会成为工作室的主要工具。
这其中,除了主做测试的正经游戏开发工作室,也有大量代练、外挂工作室,风险不小。
上面说的集游社属海马云旗下,但比起云手机,它更是一家传统渠道转云端渠道的内容平台,和小沃科技(联通)的沃畅游一样。
这类平台都有着相似的发展路径,先做传统渠道商店、社区,云游戏之处做试玩,培养用户*惯,成熟之后转型云游戏渠道。
内容品质和体验水平是竞争核心。
其中,从联通应用商店转型而生的沃畅游是传统转云端的代表,内容上分手游和主机游戏两块儿,但以手游为主(移动、电信的咪咕快游和天翼炫游现以大型PC和主机为主,这也是三大运营商在云游戏布局上的差异打法)。
有TapTap社区意味的集游社,则把手游做绝对主力。
内容上,集游社设计了编辑推荐、社区打榜的展示形式,一共有116款合作手游产品;沃畅游继承原资源更多,页面更偏向于商店,手游265个,主机游戏8个。
沃畅游
从平台热门排行看,沃畅游前十以弱操作的卡牌、回合制、休闲为主,除第一名《深海迷航》,之后都是《大话西游》《保卫萝卜2》之类,如《荒野行动》《时空召唤》之类FPS和MOBA则排名靠后。
有些不同,集游社排行则五五开,既有回合制,也有《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之类强操作游戏,但强操作类的评分都在三星左右,低于平均水平。
集游社排行
收费上,云游戏给两家传统渠道都带来了新的变现途径,游戏打开广告、会员、时长收费。
在原本广告业务基础上,两家平台都设置了游戏试玩、打开广告,在15~30秒不等,如果想跳过广告并尝试更高画质,需要充值会员:沃畅游10元/月,集游社29元/月。
除此之外,针对主机类游戏,沃畅游也做较低的时长收费,目前是2元每小时。
实测体验中,沃畅游在流畅度上优于集游社,实测《荒野行动》最高画质延迟在60ms左右,动作和动画无明显卡顿,但频繁转向和全部频道语音有轻微卡顿。
沃畅游《荒野行动》,图片有压缩
相对的,集游社游戏实际体验卡顿略明显,延迟波动较大,不适宜运行MOBA、FPS等强操作的竞技游戏,但可流畅运行回合制游戏。
集游社《王者荣耀》,图片有压缩
因为集游社目前有明显的社区化转型,由编辑、版主引导的社区创作、交流比沃畅游商店式的社区更活跃。在热门游戏中,如《王者荣耀》评论区发言过万,《和平精英》也超过两千。
直播平台一直在云游戏蓝图里作为一个重点方向出现,许多人认为云游戏的兴起将会改变游戏直播的表现、互动和商业模式。
在成熟技术到来之前,原本有游戏分销业务的斗鱼也做了尝试,不过比起宏图大略,现在的云游戏平台更像是一个端手游的页游启动器。
其目的,是在直播之外,拿便捷游戏服务把用户留在斗鱼,至于留住之后是推直播还是推游戏分销、电商,现在还没定。
目前,斗鱼云游戏被算在斗鱼手游的子菜单下,分PC、手游两部分,其中PC游戏均为大型网游,共13款,手游多数为网游,共70款。
均为免费,前提是玩家账号已购买相应的付费游戏。
PC游戏,均为直播观看较高的大型PC网游,厂商已腾讯为主
手游,品类分布并不明显,厂商上腾讯、盛趣、三七互娱、巨人等均在内
具体体验中,玩家需要通过网页登陆斗鱼直播官网,进入云游戏页面,PC游戏直接挑选游戏并排队进入网页版游戏界面。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压缩画质和特效效果,把端游、手游转为低画面配置的页游。
手游实测中,跑跑卡丁车可微信/QQ扫码秒进,但服务器与手机端相互独立,类似《和平精英》模拟器和手机端服务器区别。
也就是说,竞赛类手游不能做直接的跨平台继承,云游戏版本需要重新建号、从头玩。
实际体验中,画面品质有明显降低,操作使用虚拟键位和鼠标配合,可流畅运行,全程PVP游戏延迟在60ms以下,偶尔波动到200左右。
另外,和手机端一样,云网页版也支持断线续联,直接关闭后在进入可连接至上一次掉线处。
相比手游,PC网游的排队时间更长,实测《流放之路》和《逆水寒》排队时间均在20分钟以上。
据某大厂云游戏项目管理人员观点,当前做端手游等免费内容的云游戏平台用户可能比付费内容平台更多,但其技术、资源尚处在底层积累阶段。
和单机游戏转视频流播放的逻辑不同,免费游戏多是网游,涉及多端、多系统、账号的数据同步和大服务器内的实时数据交互,对网络环境、串流技术要求更高。
从目前市场看,几乎没有达到理论流畅体验的免费内容平台,而智能机市场快速更显换代的节奏,逼近64G储存,4G内存的平民配置也会使这种云游戏内容平台的需求更难以确定。
所以,绝大多数免费云游戏内容平台都走着快速铺量、快速做变现的路子,赶在中高配智能机普及,云游戏新鲜感消退之前,拿到用户和市场数据。
之后,当平台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再推原生类云游戏,把平台从“老游戏云端”升级为真正的“xx云游戏平台”。
在这之前,新的云游戏,尤其是手游云游戏平台大批出现,可能引起渠道市场的新一次变革。
一方面,同时云体验,游戏商官方平台和第三方渠道平台有性价比竞争,可能衍生出合作分成、串流权限、技术支持多个部分的矛盾。
另一方面,理论上,游戏商自有的云游戏平台如果达到足够水准,跨终端、跨系统这一特性可以使发行商、甚至研发商直接跳过一些渠道,把产品推到用户面前。这会有一个产业链环节话语权的变化。
当然,所有畅想,还在于云游戏平台体验真的可以和本地客户端体验接近,说服追求便捷的免费用户养成月卡和时长付费*惯。
目前来看,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附硬件配置:
PC:i7-7700HQ,RAM8G,NVIDIA GEFORCE GTX1060
手机:A11+M11,RAM2G,1334x750
2*Cortex A76,RAM8G,3120x1440
宽带:电信100M,平均下载速度10.3MB/S,上传速度5.4MB/S